W66利来·(中国区)集团官方网站

行业动态
Industry Dynamics

李俊华:工业烟气深度治理还需加大创新力度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>李俊华:工业烟气深度治理还需加大创新力度
李俊华:工业烟气深度治理还需加大创新力度
发布日期:2021-07-21 16:05 信息来源: 浏览量: 字体: 分享到:
 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于7月13日-7月15日在北京召开,自2018年以来,中国环境报社一直对环保展进行了访谈直播。今年,依托中国环境APP,访谈直播更快速、更广泛传播,吸引了各方关注。
 
  今年,我们在中国环境APP头条和产经频道开设《直播中国国际环保展》专题,邀请产、学、研、用、金、政等各方人士来到环保展直播间,畅谈环保产业发展,将精彩内容第一时间快速呈现。从本期开始,本版将陆续精选一些直播内容,分享给更多读者。
 
  ◆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卫星
 
  记者:在首届环境技术进步奖的评选上,清华大学“工业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”项目荣获特等奖,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,能否介绍一下这一技术?当前的产业化推广情况如何?
 
  李俊华:我国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行业的工业炉窑/锅炉量大面广,由于其工艺、炉型和燃料不同,导致烟气排放温度波动大,烟气成分复杂,主要污染物硫、硝、尘及非常规污染物汞、二噁英等排放浓度高,深度治理难度大。
 
  多年来,项目团队围绕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行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难题,在核心材料、关键装备、先进工艺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:一是发明了烟气净化双功能催化材料、低温碳基功能材料及耐酸覆膜滤料;二是发明了气液流型调控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装备、物料分室精控与预酸化两级喷氨技术与装备;三是研发了低温烟气吸附/催化多污染物深度治理工艺,2016年在宝钢率先建成600m2钢铁烧结机烟气超低示范工程;开发全过程脱硝协同除尘工艺,2018年在宏昌水泥(5000t/d)建成水泥行业首套超低示范工程。主要污染物硫、硝、尘满足了超低排放,二噁英和零价汞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。
 
  技术成果在宝钢、安钢、中建材、海螺、福耀、旗滨、中石化等重点行业1600多条工业炉窑应用,遍及全国32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减排大气污染物约300万吨/年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。
 
  记者:高校在产学研用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?如何与市场更好接轨?
 
  李俊华:钢铁烧结烟气深度治理项目是“十二五”期间国家863课题,建材行业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是“十三五”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两个项目都由清华大学牵头,联合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中冶长天、西矿环保等单位共同完成,清华大学既是项目牵头单位,也是核心技术研发单位,这正是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机制。从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开始,清华大学就与合作企业反复讨论,确定技术路线,从理论到技术到工程系统研究,完成了小试-中试-示范工程全过程,引领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技术进步和应用。
 
 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建成了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,高效净化关键技术工程化研究创新等8个工程化验证与示范平台,提升了我国工业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,打通了“核心功能材料-关键技术装备-深度治理工艺-标准化体系”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链,引领了工业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行业的进步。清华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,必须负责项目的组织策划及关键科学问题、核心技术的研发,如同大雁迁徙中的领头雁,带领团队攻关一个又一个难题,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。
 
  记者:目前国内生态环境领域技术自主创新还有哪些不足和欠缺?各相关方应做哪些工作?
 
  李俊华: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技术逐步由跟跑到并跑,某些方面逐步领跑,如工业烟气深度治理方面,由于钢铁和水泥等工业烟气排放标准处于国际上最严的排放限值,国内必须在引进吸收基础上再创新,不断超越才能实现超低排放标准。全面实现超低排放过程中,如何实现低成本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,如中低温下高效脱硝的催化剂稳定性,及如何高效协同净化非常规污染物成为下一步关注的重点。
 
  记者: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?
 
  李俊华: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减污降碳的关键,需要从能源降碳、资源降碳及末端捕碳等多方面深入研究,实现协同增效。目前,绿色能源的储存技术、过程冶炼的非碳技术及碳捕集后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都是挑战,需要跨学科、多方位合作。
在线咨询
market@amscd.com
400-9955-539
二维码
二维码
W66利来·(中国区)集团官方网站